一个关于权力与爱情的秘密
注:后面几篇可能比较晦涩,先写几篇松松土。
中国的成语很有意思,比如说指鹿为马,只有四个字,淋漓尽致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权力。
指鹿为马,其实是赵高的一次试探,如果心里有底,就不用试探了。
还有一个成语,叫做羽翼已成,也与权力相关。
金庸说,他一直对刘邦废太子的事情搞不清楚,后来到北大,请教了几个大师之后才搞明白。
金庸虽然不是历史学家,但是历史的功底非一般人可比,连金庸都搞不清楚的问题,显然是个难题。
我们通常看到的史书上的版本大概是这样的。
刘邦夺得天下之后,立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。
刘邦有个宠姬,叫戚夫人,年轻貌美,能歌善舞,生了儿子,叫做如意。
刘邦和吕后感情淡泊,相处时间非常少,但是却非常宠爱戚夫人,两人整天黏在一块。戚夫人也日夜侍奉,吹枕边风,要求刘邦立自己的儿子如意为太子。刘邦本来就觉得太子不像自己(不肖子),性格懦弱,才能平庸,而赵王如意则比较像自己,就起了换太子的心思。看看赵王这个名字,如意如意,合我心意,刘邦对他的喜爱,就可见一斑。
刘邦提出换太子这个事情,朝臣是强烈反对的。
比如叔孙通,就不惜以死相谏。
比较著名的,还有御史大夫周昌,在一次刘邦召集的讨论中,周昌争辩道「臣口不能言,然臣期期知其不可。陛下虽欲废太子,臣期期不奉诏。」
讨论结束后,在隔壁房间偷听的吕后,以皇后之尊,跪谢周昌,并且说,要是没有阁下,太子就已经被废了。
但是,刘邦废太子的决心依然很坚决,所以,吕后只好派人去劫持张良,并求张良出个计策。
张良说,现在不比以往,以往危机之时,我出的计策,有幸皇帝还能听从,现在这个事情是皇帝的家务事,已经不是口舌可以说服的了。
同时张良也出了一个计策,就是让吕后去请商山四皓。商山四皓是四个隐居的名士,名气很大,年纪也很大,头发都白了,刘邦几次想请这几个人出山做官,但是这几个人就是不来。
于是吕后就请了商山四皓出山,辅佐太子。
在一次与大臣们的宴会中,太子出场,就带着这四个人。当时刘邦就觉得很奇怪,这四个人从来没有见过,于是召集过来问话。这几个人分别介绍之后,刘邦大惊失色,说到,以前我几次三番请你们出来做官,你们也不来,怎么现在却辅佐我的儿子呢?
商山四皓说,“陛下一向轻慢高士,动辄辱骂,臣等不愿自取其辱。如今听说太子仁厚孝顺,恭敬爱士,天下之人无不伸长脖子仰望着,期待为太子效死,所以臣等自愿前来。”
刘邦知道换太子已经不可能了,于是对戚夫人说,太子羽翼已成,已经不能动了,以后吕后真的是你的主人了。
看起来好像非常合理吧,其实漏洞百出。
其中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就明确指出,商山四皓这个故事是编的,不采信。
刘邦是何等样人,标准的马基雅维利者,在一次逃跑的路上,儿子女儿都能几次踹下车。楚汉相争时,项羽要烹了刘邦的父亲太公,刘邦都不为所动。
这样一个人,怎么会为了儿女私情而改立太子,动摇国本呢?
其实当时太子和如意年龄都不大,谁做太子,关键在于他的母亲能否稳定局面。
选择刘盈,那么就是选择了吕后,选择如意,就是选择了戚夫人。
吕家在刘邦得天下的过程中,是出了大力的。
其中吕后的哥哥吕泽,是一名战将,史书的评语是「发兵佐高祖定天下」,与功臣集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吕后的妹夫,就是大名鼎鼎的樊哙,曾经在鸿门宴中出场,是项羽都称赞的猛将。
吕后自己,也多次协助刘邦铲除异姓王,大名鼎鼎的韩信就是吕后杀的,刘邦出外作战的时候,吕后通常都是留守关中,政治经验丰富。
而戚夫人这边,没有家族力量的支撑,自己本人的优势是能歌善舞。
这些,难道刘邦没有想到过吗?
如果刘邦真要换太子,那应该想办法巩固戚夫人的政治力量,这才是正事。
至少从史书上,没有看到这种记录。
史书记载的刘邦说什么太子不行,如意比较像自己,这个说法也靠不住。其实当时如意年纪很小,这么小的孩子,怎么看出来像自己的?如果汉家天下,吕后和太子镇不住,难道戚夫人和如意就能镇得住?
而且,功臣反对废太子的意见是非常明确的,这样,即使刘邦立了如意为太子,将来功臣集团在刘邦死后,还是可能改过来的,难道刘邦心里没有一点数?
功臣反对都没有用,来了几个山野老人,就突然管用了?
还有一种说法,说这四个人代表了一种舆论的力量。
这是书生之见。舆论,都是可以造的,什么高祖斩白蛇起义,这些不都是刘邦自己造的舆论吗?难道他自己还不懂这是怎么回事?
司马光明确的指出,四个人,不就是四刀的事情吗?杀了他们就可以了。
还有一种说法,说刘邦只是为了演一出戏,来敷衍戚夫人,那只要让戚夫人看到朝堂的反对声音,这就够了,没必要一而再,再而三的进行废立之事。
所以,这一说法也不成立。
难怪金庸说自己搞不清楚了。
我们并不知道北大的大师们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,但是目前能见到的说法,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。
真相可能相当残酷。
那就是刘邦根本就没有真正想过废太子。
当时,已经和春秋战国不太一样。
春秋战国,那是贵族政治,国君死了,传给儿子,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谁也没有认为不妥。
但是,汉初,功臣集团,异姓王,都是从马上打出天下的,凭什么就你们家能当皇帝?
自从刘邦、吕后合力,铲除异姓王之后,当时的政治力量主要是功臣集团、同姓王。外戚,就是吕氏家族有一定的力量,但是还没有到可以和功臣集团、同姓王抗衡的地步。
如果说刘邦在,还能镇得住的这些骄兵悍将的话,那么刘邦的儿子,那是真的未必镇得住这些人。
所以,这实际上是刘邦死前,采用这个借口进行了一次压力测试。
如果刘邦自己都不能轻易搞定太子,那么其他人就更难,刘氏江山就稳了。
不管刘邦是怎么想的,他这么做,客观上起到了下面的几种效果:
- 到底太子的根基有多稳?吕后集团的动员能力可以达到何种程度?
- 通过压力测试,让功臣集团的公开表态,并让功臣集团形成某种承诺。
- 通过外部压力,促使吕后的力量结盟。
第一点很好理解,吕氏家族一定是竭尽全力保全太子,不管商山四皓的故事是真是假,史书都是在告诉我们,吕后集团的动员能力有些方面比刘邦还强。
第二点,就要讲一点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。一旦人们选择了一个立场,那么维护这个立场就成为自然趋势,而且是无意识的。人们对自己自发作出的某种承诺,有极强的意愿去达成。这个就叫做自我一致性,现代心理学已经有非常多的研究。比如,一旦人们对某匹马下注之后,马还是那个马,马场还是那个马场,但是人们对这匹马的信心暴增,哪怕是这匹马输了,下注的人还不停的找各种理由来辩护。这就是人的本性。
注意,这个行为一定要是自发的,强迫的不行。
比如刘邦强迫各功臣签保证书,那估计没有什么效果,但是如果他说要废太子,那么这些功臣就会纷纷表态,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护自己的立场。那些没有表态的功臣,心里就明白这个趋势不可扭转。
第三点,刘邦越是说要换太子,那么要保太子的人就越团结。就好像一个富家女爱上了一个屌丝,父母越是想拆散,那么这两个人就越团结。通过这种方式,吕后集团和功臣集团就达成了某种默契。
事实上,到了后期,吕后的权力越来越大。刘邦死之前,要杀樊哙,让陈平和周勃去,最后两人就没完全执行命令,只是把樊哙押了回来,那个时候,刘邦已经死了。
刘邦死前,对戚夫人和如意的安排,仅仅是能保证这娘俩不死而已。
但是刘邦死后,戚夫人就死在吕后手上,而且很惨,已经被封为赵王的如意,也被吕后毒死。
这就好像一个老段子讲的。
有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,在外面有了小三,天天和情人在一起,每天都非常开心。终于有一天,这个男人得病快死了,赶紧将老婆叫到病房,情人也在外面等候。
男人拿出十几张房产证和存折,对面无表情的老婆说「这些年,你默默照顾家庭不容易,都是我的不对,我现在非常后悔。房产都是留给你的,存折的密码是你的生日,我还写了几封信给我的几个朋友,你以后生意上有困难可以去找他们,好好抚养我们的儿子长大」
老婆走了之后,情人过来了。
男人口袋拿出一片红叶,说到「这是我们相识的时候,从你身边掉下的一片红叶。我一直留在身边,因为这个代表了我们的爱情。既然我们之间是真爱,谈任何物质都亵渎了这种纯洁的感情,现在我要死了,这片红叶送给你,让你时刻能想到我们美好的爱情」
情人听完,感动得抱着他痛哭起来。
如此解读,才符合刘邦枭雄+渣男的身份嘛。
爱情,原来就只值一片红叶。
吕后的背后的力量,才是深不见底。